開欄的話
文化興國運興,文化強民族強。建設文化強國,事關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建設全局,事關中華民族復興大業(yè),事關提升國際競爭力。
北京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、870多年建都史,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、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、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、蓬勃興起的創(chuàng)新文化融匯于此,成為中華文明連續(xù)性、創(chuàng)新性、統(tǒng)一性、包容性、和平性的有力見證。近年來,北京進一步厚培文化土壤,文化產業(yè)日益蓬勃,文化氛圍愈發(fā)濃厚,不僅在城市發(fā)展日志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,更以強大的輻射帶動能力彰顯著全國文化中心的厚重底蘊與開創(chuàng)精神。
在推進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的進程中,唯有文化自信自強,才能為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。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(zhàn)略目標,我們要不斷發(fā)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、精神凝聚力、價值感召力、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,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,筑牢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。北京作為首都,更應堅定文化自信,不斷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功能建設,努力在推進文化繁榮、建設文化強國、建設中華民族現(xiàn)代文明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列。
即日起,本報開設“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巡禮”專欄,派出多路記者走訪各區(qū),深入城市發(fā)展的多元場景,全景展示北京建設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首善之區(qū)的豐碩成果。相信首都風范、古都風韻、時代風貌,將讓讀者領略時代發(fā)展的萬千氣象。敬請關注。
妙應寺白塔下,國潮音樂飄來;慶成宮外,咖啡香彌漫;鐘鼓樓內,精彩的數字光影秀開場……一處處文物古建,正以新姿態(tài)融入北京市民的生活。
一處處文旅新場景在大街小巷出現(xiàn),從“出圈”走向長紅,譜寫著和諧的樂章。
“白塔之夜”點亮街區(qū)
夜幕初垂,妙應寺白塔被燈光披上一層光暈,一場“聲聲應塔”合唱音樂會在院內上演。
以紅墻白塔為背景,藝術家們帶來《絨花》《半個月亮爬上來》《望春風》等歌曲,經典旋律被賦予創(chuàng)新表達,當代藝術為古建注入活力。晚風輕拂,有的觀眾坐下細品,有的觀眾站著跟隨節(jié)拍輕晃身體。
“在古建里欣賞音樂,感覺特別美妙。”人群中,“95后”姑娘小宛不時舉起手機拍照,她說,“我就在白塔寺周邊長大,第一次趕上‘白塔之夜’活動。‘老街坊’越變越潮了!”
類似的夜場活動,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連續(xù)舉辦了5年,累計近40場。“今年,博物館里更新了照明系統(tǒng),700余歲的白塔添了實打實的亮點?!惫芾硖幐毖芯筐^員康蕾說?!鞍姿埂币呀洺闪似放苹顒?,涵蓋音樂、電影、非遺體驗、文化分享等不同主題,吸引更多人,尤其是年輕人走進博物館,了解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。
白塔亮,也帶動了周邊餐飲、購物、文化體驗等消費業(yè)態(tài)。7月,白塔寺東西岔街區(qū)開街,小胡同引入了網紅餐廳、咖啡館、酒吧,煙火氣更濃?!昂芏嘤^眾參觀完,會到旁邊店鋪的露臺拍白塔,邊品美食邊繼續(xù)欣賞古都美景。”康蕾說。
氛圍感出來了,又給白塔引來了更多客流。今年上半年,這里累計接待觀眾20余萬人次,遠超去年同期。
不斷助推這種正向循環(huán)模式,也成為白塔寺管理處的發(fā)力點??道倥e例,博物館充分挖掘館藏特色,設計主題文創(chuàng),和周邊店鋪合作推出文化體驗活動等,吸引更多人了解古都故事,“我們一定會不斷上新,持續(xù)豐富大家關于白塔寺的記憶。”
先農壇文創(chuàng)能品能嘗
乘著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的東風,位于先農壇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變“大”了:從太歲殿到素有“一畝三分地”之稱的耤田,再到2024年開放的神倉院落和慶成宮,開放面積從6萬平方米擴大到8萬平方米。
觀眾量更是成倍增長。“2024年,全年觀眾量增長至近60萬人次。而今年前7個月,觀眾量就超過這個數了。先農壇的知曉度、影響力大幅提升?!惫沤^館長薛儉說,“我們依托先農壇里的文物古建,打造‘城市會客廳’,吸引四海賓朋,助力中軸線文化活態(tài)傳承。”
正值暑期,先農壇里各種研學、展演活動輪番登場?!按呵飪杉鹃_展農耕體驗已經成了特色活動,很多親子觀眾到耤田收割麥子或谷子,還有些老年觀眾專程來重溫年輕時種田的回憶?!毖€抬手一指,現(xiàn)在體驗感更足,神倉院落內的“一畝三分好吃店”就是以耤田為設計靈感,主打“好吃又好玩”的文創(chuàng)?!坝^眾不僅品文化,還能嘗味道。”
算上這處,古建館已經開設了5處文創(chuàng)空間,開發(fā)了300多款產品。慶成宮后殿的文創(chuàng)空間人氣最足。借著“天宮藻井”冰箱貼的熱度,“問鼎穹隆”冰箱貼、“慶云見喜”流沙冰箱貼等新品擺上貨架,吸引觀眾選購?!皯c成嘉飲”茶飲店內,咖啡拉花是慶成宮元素。來自四川的觀眾羅女士和朋友特意選了室外的座位,她說:“慶成宮咖啡的花紋別無分號,體驗感直接拉滿。”
“通過文創(chuàng),觀眾看文物的視角改變了,從‘仰望’變?yōu)榕笥寻愕摹揭暋?。”薛儉說。
鐘鼓樓打造“時空之旅”
處暑節(jié)氣,鼓樓二層,擊鼓鳴鐘活動如期舉辦。演員身著定制服裝,扮演報時禮官。聲聲鼓點傳出,令人精神一振。
這是鐘鼓樓今年推出的“擊鼓鳴鐘廿四聲”活動,每場演出臺詞和道具根據不同的節(jié)日和節(jié)氣變化,展現(xiàn)中國“應時而動”的傳統(tǒng)觀念。
金發(fā)的西班牙游客安東尼奧在觀眾群里很顯眼,他全程舉著手機錄下演出。為了更好理解鼓樓的展覽,他還特意請了一位英文講解員。
大半天時間,第一次來北京旅游的安東尼奧沉浸在“時間的故事”里,流連忘返。他興致勃勃地說,觀看了沉浸式光影秀,體驗數字撞鐘,聆聽“暮鼓晨鐘”的回響,認識日晷、碑漏、銅刻漏等中國古代計時儀器……學到了很多知識,“有了科技輔助,這里太酷了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,太有意思了?!?/p>
在VR(虛擬現(xiàn)實)體驗區(qū),青少年觀眾體驗“中軸奇妙夜”。“我們運用VR技術設計了一款《時樞秘鑰》解謎游戲,邀請大家探秘鐘鼓樓這組獨特的‘時間建筑’。”鐘鼓樓文物保管所副所長余慧說,“互動游戲配合系列文化活動、文創(chuàng)產品,希望帶給大家多元化的體驗。”
從鼓樓到鐘樓,很多觀眾感受著科技的魅力,乘上時空之旅?!巴ㄟ^互動屏,可以調取北京中軸線的數字全景,讓我對古都北京,尤其是700多歲的‘城市脊梁’有了更直觀的認識。”初中生陸毅昀和家人來自湖南,他說:“中軸線數字全景非常壯觀。我們剛剛決定,沿著中軸線實地來一場Citywalk(城市漫步),體驗最地道的京腔京韻。”